青少年睡眠危机!8成孩子睡眠不足,可能是垃圾睡眠导致的!

 

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不足已成为常态:

越睡越晚,越起越早,睡眠时间越来越少;深睡眠不足、入睡困难、张口呼吸、趴睡、易醒等若干“睡不饱”的问题突出。

 

垃圾睡眠正在严重损害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实际上,不只是中国青少年儿童,全世界青少年儿童在过去的十年里睡眠时间都在减少,荷兰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长记录为全球最高,日本为全球最低每晚不足6小时。

而之前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一份《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白皮书》就显示:

 

6-17岁的6万多名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数据,发现有超过62.9%的青少年儿童睡眠不足8小时,其中13-17岁的孩子睡眠不足的比例达到了81.2%

 

 

儿童期是神经系统从结构到功能经历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是人的一生中脑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也是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经历巨大改变的时期。随着脑科学的进展,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睡眠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学习记忆具有关键促进作用,大脑可塑性的量依赖于深睡眠的量

 

但如果孩子没睡好,那真的是百害无一利!

 

参考TED演讲:没睡好的人,脑子里都是“垃圾”

 

 

01
是谁“偷走”了孩子的睡眠?
 
 
 
 
 
 
 
 
 
 
 
 
 
 
 
 
 
 
 
 
 
 
 
 
 

作业压力成为影响孩子睡眠的第一因素占比高达67.3%。

“00后”一代,是伴随中国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随手可得的电子产品让小猪佩奇、光头强、王者荣耀、“吃鸡”等趣味十足的动画以及游戏充斥在孩子们生活中,“电子童年”和“电子青春期”让他们的健康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繁重的作业压力、使用3C产品、家长睡眠习惯、睡眠环境等是影响青少年儿童睡眠的重要因素。

 

02
睡眠对于儿童身心健康的作用及机制?
 
 
 
 
 
 
 
 
 
 
 
 
 
 
 
 
 
 
 
 
 
 
 
 

 

 
恢复精力和体力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睡眠阶段帮助机体重新贮存能量以保持活动的延续。如人感觉疲倦时需要睡眠休息,醒来感觉精力体力得到恢复。大多数神经性疾病患者傍晚或夜间症状加重,清晨有所缓解,如重症肌无力、锥体运动缺陷症、帕金森病等。

 

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和学习记忆
 

胎儿及婴幼儿快波睡眠(REM睡眠)比例较大,随年龄增加,脑发育速度的减缓,REM睡眠逐渐减少,提示REM睡眠与神经系统功能发育有重要联系。

人睡眠最多时大脑发育最快,活动睡眠(AS)最多。睡眠在神经系统的生长中似乎起了关键作用,大脑可塑的量依赖于深睡眠的量。

 

促进激素分泌
 

慢波睡眠(NREM睡眠)与激素分泌有关。慢波睡眠阶段儿童的生长激素大量分泌,对处于快速生长阶段的儿童来说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03
如何为让孩子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保证户外运动时间。

 

 

社会环境的改变影响儿童青少年生活方式与睡眠。

 

研究显示长时间灯光、屏幕暴露可致褪黑激素受到抑制从而影响睡眠,如过多作业、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睡眠时还应保证安静、独立、舒适的睡眠环境,如枕头不宜过高,被子和睡衣不宜过度厚重,床不宜过软,不宜把钟表等会发出声音的物品摆在床头,保证儿童有独立的睡眠空间、避免和大人同睡等等。

 

而白天较少的户外活动使得其暴露自然光机会减少,也会使得褪黑激素白天得不到很好的抑制,从而影响夜间分泌。儿童青少年对褪黑激素抑制效应较敏感,导致入睡延迟,显著影响睡眠周期。

为孩子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选用舒适透气的床品

保持卧室黑暗无光

屏蔽噪音干扰

 

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

培养孩子按时规律用餐和加强体育锻炼的习惯,并为孩子科普睡眠不足的危害和睡眠充足的重要性。

 

 

缓解学习压力,

控制过多活动。

 

 

 

儿童青少年因为学业压力及社会活动增加,是最容易出现睡眠不足的群体,需要引起儿童、家长以及社会高度重视。

 

不仅因为睡眠不足易伴发情绪、行为问题,影响学校表现,同时睡眠不足伴发的各种睡眠问题也可能会长期存在影响生活质量。

 

随着这一阶段儿童自主性增加,不加选择参加过多活动,如学习、社会、运动以及家庭活动,媒体和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咖啡因摄入等,这些均可影响儿童睡眠。

为孩子减压:

减少或避免给孩子报种类繁多的课外辅导班

鼓励孩子上学提高学习效率

 

告诉孩子睡前不要做的事:

睡前3小时停止剧烈运动

睡前2小时不再大量进食

睡前1小时关闭电子产品

 

 

规律睡眠作息
 

 

儿童青少年群体易睡眠不规律, 维持假期与上学的作息规律,就寝时间与起床时间相近(<1小时)。进入青春期的学龄儿童需合理的调整睡眠作息,避免推迟就寝时间,影响学业及日常活动。

 

这个阶段的儿童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希望离开父母监督,希望自主选择就寝时间,结果容易导致睡眠时间不足。应帮助青少年假期与学习期安排相近作息制度,避免不规律生活致睡眠不足,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

 

父母还应做好孩子的表率避免自己熬夜,避免经常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或电脑等。

 

教育部在2021年就颁布了一项“睡眠令”,对中小学生的就寝时间做出了明确要求:

 

 
 

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

初中生不晚于22:00;

高中生不晚于23:00。

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

 
 
寄  语

 

睡得好才长得高,睡饱觉才会更聪明。

 

让小朋友从小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他们的发育和成长至关重要。

 

儿童睡眠问题希望家长朋友们能重视起来,共同呵护青少年儿童的睡眠健康,助力他们茁壮成长。

 
 

 

 

 

 
 
 

川派医生集团成立于2017年,由15名医学博士发起,核心成员来自于部队三甲医院,总部位于成都,是第六届中国医生集团联盟轮值主席单位。

 

旗下格瑞鹿长高专注于3-15岁儿童长高的非激素干预,累计服务客户过万例。

旗下晚康香疗公司专注于全年龄段睡眠管理,目前已开发晚康晚安霜、助眠泡浴精油等助眠系列产品。

 

合作渠道:诊所、门诊部、医院、篮球馆、乒乓球馆、羽毛球馆、母婴店。

 
 
 

 

 

 

 

创建时间:2025-05-10 20:24
收藏
首页    睡眠分享    青少年睡眠危机!8成孩子睡眠不足,可能是垃圾睡眠导致的!

更多信息>>